他只接受了很少的学校教育,主要靠着父母指导在家自学,却能在短短的五年时间内轻松愉快地完成好小学和初中的全部学业。他不是神童,而是一个非常规教育模式下的硕果——
陈浩辰 12岁上高中
前不久,一个令人羡慕的消息传出:一个中小学累计只读了两年多的12岁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被省级重点高中录取。他的名字叫陈浩辰。局外人以为黑龙江省出了个神童,而知情人知道:这是一个非常规教育模式下的硕果。 超前学习:学得快学得好学得高兴 1999年,不足6周岁却打下牢固学前教育底子的陈浩辰直接从一年级的下学期开始上学。这令班任有些担心,而结果是上到三年级,这个全班最小的孩子始终名列前茅。 而这时,陈浩辰的父母研究了大量教育理论,总结出了一种超前学习理论。他们希望这一理论在儿子身上得以实现,让儿子更轻松、更快乐地吸取知识营养。 于是,在人们的怀疑声中,陈浩辰父母把他接回了家中。小小的陈浩辰开始了自学生涯。 每天,母亲给他布置各科学习任务,这任务不是按学校要求布置,而是根据孩子学习进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调整。陈浩辰自学完成一天的任务后,再由爸爸妈妈批阅。就这样,仅一年时间,陈浩辰便背诵了文言文、现代文文章各30篇,古诗200余首。 2002年,陈浩辰去北京学了半年的围棋,第二年回到家乡后则直接插入初中一年级下学期。然而,只上了一天课,陈浩辰便不愿上了,于是每天只上半天学。就这样,月考他还是考了个学年第四名。 “到学校是为了融入集体,但学习还是按自己的方式来进行。”陈浩辰的父亲道。 初二下学期,陈浩辰又回到了家中。整个初三、初四,陈浩辰完全是按照姥姥、父母指导来进行自学的。这期间,他取得了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二等奖,全国数学、化学竞赛二等奖。 “老师总是希望孩子接受常规教育,但学校的题海战术让孩子觉得学习是负担,没有乐趣可言。”陈浩辰母亲道.
发掘把握非智力潜能 在家长心目中,陈浩辰不是神童,相反,认为他的智力相比之下只在中上等。但家长发现,陈浩辰非智力因素好——他想做的事就一定要达到,做事请有恒心。比如踢毽子,他一个人模仿几个人,进行超霸赛;跳绳,开始一次只能跳一两个,经过努力,能跳数百个;骑自行车,摔多少次他不管,只要练成就行…… “笨孩子凡事进入慢,但掌握得牢。好胜心对他来说是好事,关键时能冲上去,但太好强就会压制自己——弓太强则断。”陈浩辰家长道,“要用最好的努力去做最坏的打算。” 但毕竟孩子太小,有时陈浩辰到关键时候不敢冲上去。去年的一次二胡比赛,因为有一段时间没练习,他不敢去参加。结果去了得了全市第三名。有时考试成绩不好,陈浩辰就哭鼻子,母亲便开导他:别把一切看得太重。
不能因为学习紧张而误了特长
陈浩辰绝不是小书呆子。学习之余,他有着广泛的爱好。 从小,父母就注重让他和大自然在一起,不但经常去爬山、野炊,每年还至少出去旅游一次。这些年为了出门比赛或专门旅游,陈浩辰游历了东北、北京、西安、四川等地,还到俄罗斯见识过异国的风情,丰富了自己的生活。 自六岁起,陈浩辰开始学围棋,先向父亲、老师学,又去北京学。一次,外面下着大雪,小浩辰不想去围棋班上学,母亲便说,今天如果不去,今后你就永远别去。于是,小浩辰顶着大烟泡出发了。 “我们用这种方法磨练孩子的意志,凡事不能半途而废。学成什么样子并不是很重要,关键是在学习特长中培养成做事情持之以恒的性格” 很快,陈浩辰的围棋在全市孩子中名列前位,和成年人比也能排在前几名,于是到北京学。可强中自有强中手,陈浩辰比不过人家却不甘拜下风。母亲就开导他说:“别一输就哭,咱不是来赢的,要知道天外有天就是收获。” 回到家,小浩辰更用心了,后来又荣获了全国少儿围棋赛十岁组第二名的好成绩,国家围棋协会还授予他围棋业余5段段位。而就在这时,母亲又支持他学起了二胡。陈浩辰来了劲儿,别人下课他还练,练了一手大泡他还练。很快,他考过了八级,2004年,他参加了《桃李芬芳》全国青少年民乐观摩音乐会。2005年又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二胡最高级十级的全国定级考试。2005年上半年,他荣获“蒲公英杯”中国青少年艺术新人选拔大赛黑龙江赛区二胡少年(A)组金奖。在2005年北京举办的全国艺术新人选拔决赛上陈浩辰又将金牌拿到了手。
如今,13岁的小浩辰已经是省级重点高中高二年级重点班的优秀学生了。 “超前学习其实不是跳过一些东西,而是把学校多余的、不足的东西滤掉。在学校是老师嚼过的东西喂给你吃,而自学是自己嚼,更刻骨铭心。一个学生接受知识的80%就行了,其余会慢慢明朗,而我们的家长心中有个误区——学过的东西要100%掌握,其实这是不可能的,考试时只要会的不错就足够了。”这,就是陈浩辰父母育子的出发点——一种非常规的教育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