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孩子妈妈联盟”:自助教子获惊喜
20多个被学校和家长放弃的“坏孩子”,竟然自动承担起照顾一个流浪儿童的责任。这件事大大震撼了这些“坏孩子”的家长们。震撼之余,家长们开始反思:“坏孩子”真的很坏吗?
于是,乌鲁木齐市“坏孩子妈妈联盟”诞生了。妈妈们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寻找新的教育方法。
“坏孩子”是如何变“坏”的?
从上幼儿园开始,调皮、好动的小龙就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随着年龄增长,厌学、任性、说谎、胆怯、暴力倾向、成绩下降、迷恋网络等一系列问题出现在了小龙身上。
小龙的妈妈程秋杰说:“老师每天都向我们‘告状’,说我们家孩子太调皮,不听话,已经是个坏孩子了。”
班主任怕小龙影响别的孩子,就专门安排他一个人坐,小龙在班里越来越孤立。老师“请”家长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无奈之下我们只好选择了转学,两次转学都未见效果。”程秋杰说,“从五年级开始,孩子开始明显地和老师对着干,做出了一系列令人气愤的事情。有一次和同学打闹,他把同学的裤子扒了下来,还在教室的水桶里撒尿。我们就对孩子又打又骂,把他看成‘蹲监狱的坯子’。”
小龙有时甚至逃课上网彻夜不归,还从家里偷钱进网吧。2005年底的一天,学校来电话说小龙又逃课了,小龙的爸爸被激怒了:“等他回来,不把他打死也要打残废,要不就让他永远不进这个家门。”程秋杰说:“孩子回家后,我爱人把他摁倒在地用皮带抽。孩子没有哭喊,反而大声质问:我学习不好并不代表我坏,好孩子都乖乖呆在家里学习,不和我玩。要不就是把我当成罪人一样躲着我!你让我站起来,我让你打,我是个男人!只要打不死我,我再不踏进这个家门,我们从此断绝关系!”
气急败坏的程秋杰夫妇逼小龙写下断绝关系的文书,又让他脱了衣裤鞋袜再走。小龙脱得只剩下一条秋裤,转身走出家门,外面是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寒冬……
程秋杰说:“就在这一刹那,我万念俱灰。尽管以前有失去这个孩子的心理准备,但我毕竟是母亲啊。目睹这一切,我连死的心都有了。”
“坏孩子”的爱心唤醒家长
再“坏”的孩子也是父母的心头肉,程秋杰夫妇叫回了就要离家的小龙。从那以后,再也没有打骂过他。他们还买来电脑,装上宽带网,让孩子在家里上网。小龙再也不去网吧了,也开始和父母说心里话。
今年2月21日,新学期第一天,可小龙连续两个晚上没有回家。23日,家人等到了小龙的电话,程秋杰强压怒火,柔声叫他快点回家。孩子一回来就告诉妈妈,十几个和他一样的“坏孩子”在轮流照管一个流浪儿,这两天他“值班”,陪着那个孩子在一个地下室里住了两个晚上。
半信半疑的程秋杰夫妇跟着小龙来到了流浪儿童彭小军(化名)的“窝儿”──一楼阳台下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用土块和水泥围起来的空间。里面黑乎乎的,地上铺着一床破被子,蜡烛,试卷、铅笔和几个饮料瓶散放四周。
彭小军已经在外流浪了半年多了。社区里学习成绩不好的“坏孩子”们收留了他,还给他找了这个住处,并轮流带食物给他吃。为防止他被人贩子拐卖或者被坏人教唆,大家轮流陪他过夜,还找来用过的课本和试卷给彭小军“上课”。
平时常同小龙一起玩的“坏孩子”们,最大的也只有15岁。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上学了,为了找到钱养彭小军,他们还去打零工。
抓住那根断掉的“风筝线”
程秋杰说:“看了当时的情景,我既吃惊,又感动,决定要完成孩子们的心愿,彭小军今后由我管,我要帮助他找到亲人!”
两个月前,37岁的程秋杰辞去了工作,做起了儿子的“专职教师”。她说:“想到以前对儿子说的话和做的事,我感到惭愧和内疚,过去我教育孩子有很多偏见,差点毁了儿子,也毁了这个家,是个不合格的母亲。”
想到有许多妈妈正经历与“坏孩子”无法沟通的痛苦,程秋杰决定成立一个民间组织,帮助家长减轻负担,使更多的“坏孩子”健康成长。
程秋杰的想法得到了20多位“坏孩子”妈妈的支持。今年3月,这些妈妈们成立了“心康少儿兴趣研究开发中心”,并在民政厅等政府部门办理了相关手续。她们称自己的组织为“坏孩子妈妈联盟”。
“联盟”的妈妈们抛开了以往的教育方法,代之以尊重孩子天性为前提,教孩子善良地做人,培养、锻炼他们的生活能力。
她们编写了一套“坏孩子妈妈联盟”教材,按照教材的要求和孩子们一起游戏玩耍,言传身教,培养和提高孩子学习、协作、社交、适应以及坚持的能力。
妈妈们从不同角度去接触孩子、理解孩子。慢慢地,她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变好了,自己的生活也改变了。
“联盟”的一位妈妈说:“以前孩子是断线的风筝,现在,我抓到线了。”
眼下,“坏孩子妈妈联盟”正在筹划建立一个野外学习基地,聘请专业老师对孩子进行兴趣特长培训。
是谁造就了“坏孩子”?
“坏孩子妈妈联盟”的影响迅速扩大,一场如何教育孩子的讨论就此引发。“联盟”看待、引导孩子的“平视”方法,受到专家们的称赞。
是谁造就了“坏孩子”?有专家指出,一些学校的不当教育、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家庭的娇宠或暴力是主要根源。
某些老师往往会给部分孩子贴上“标签”,例如坏孩子、笨孩子、差生等等,专家认为这是非常有害的,是对孩子人格的摧残。不谙世事的孩子往往会因此对自己失去信心,朝着“标签”所预期的方向发展,这在心理学上叫做“预期自动实现”。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周小西说,与成年人相比,孩子的心理处于势弱,无法和父母、老师平等交流,这直接导致了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而被贴上“坏孩子”标签的孩子,逆反心理更重于正常环境中的孩子。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统计,2006年第一季度,新疆17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人数比上年同期上升1.2%;呈现出犯罪成员低龄化、犯罪类型多元化、犯罪方式团伙化、犯罪手段成人化等特点。反社会的逆反心理是重要原因。
周小西说,很多父母要求孩子有“完美”的表现,才觉得“有面子”。父母对孩子的爱应是真正的接受,特别是接受孩子的缺点。这样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
新疆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芦梅说,我国现行的教育是一种功利性的“淘汰教育”模式,不鼓励孩子个性的发展,社会没有容纳“坏孩子”的地方。其实所谓的“坏”孩子,智力水平往往很高,关键在引导。
新疆八一中学附属小学心理教师吴萍认为,“坏孩子妈妈联盟”是在这些家长求助无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这种尝试是合理的,但如何长久运转下去,则令人担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