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服务
本站首页 成长在线 热点话题 教子有方 快乐书吧 资源分享 教育交流 教育故事 学习方法
会员题库 青春期教育 名家博览 影视共享 心理教育 理财教育 国外教育 网上教育 关于我们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成长在线
在超常教育下成长的神童
发表时间:2008-10-14 04:58:13   文章来源:新教育网    文章作者:崔立东   浏览次数:2243

在超常教育下成长的神童
                                                     黑龙江生活报记者  崔立东

  著名幼教专家殷红博说:“随着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逐渐提高,未来学生完成学业的时间大大缩短,成才的时间明显提前。将来许多学生8岁左右将完成小学学业,15岁左右大学毕业,18岁左右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业。”殷红博的上述描述中的大部分,在被称作“神童”的陈浩辰身上得到了验证。

  编者按:

  人的能力,一部分来自遗传,一部分来自后天的培养。而从表现出来的成就来看,则是以上两者交互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后天的教育可以决定潜能发挥的程度。

  一个人取得最终成就不是取决于他拥有多少潜能,而在于发挥了多少潜能。超常教育就是——挖掘潜能,造就人才。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在超常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七台河少年陈浩辰和小发明者姜述鑫,或许对众多家长有些启发。

  上学:连跳N级

  小学上了两年半,初中上了两个学期,高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是陈浩辰的爸爸陈艺之对儿子的初等教育阶段学习情况的概括。

  1993年4月,陈浩辰出生了。忙于生计的父母,把孩子交给了孩子的姥姥、姥爷照顾。1999年,不足6周岁却打下牢固学前教育底子的陈浩辰直接从一年级的下学期开始上学。这令班任有些担心,结果上到二年级,这个全班最小的孩子居然名列学年第一名。此间,陈浩辰父母从报纸和书上读到很多有关早期教育的文章,经过潜心研究,他们总结出了一套超前学习理论。他们希望这一理论在儿子身上得以实现。2001年8月,在人们的质疑声中,陈浩辰父母把他接到自己身边,小小的陈浩辰开始了自学生涯。“这一年,是快乐的一年。”现在回忆童年的故事,觉得自己已经是“大人”的陈浩辰说。“每天,我都会在一个计划本上,布置当天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这任务不是按学校要求安排,而是根据孩子学习进展不断调整的。孩子每完成一项,打一个对号,我下班后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妈妈董舒民说。就这样,仅一年时间,陈浩辰便能背诵文言文、现代文各30篇,古诗200余首。2003年3月,陈浩辰直接进入七台河市逸夫中学一年级下学期。然而,只上了一天课,陈浩辰便不愿上了,于是每天只上半天学,结果月考他考了全学年第五名。整个初三、初四,陈浩辰完全是按照家长的指导进行自学的。这期间,他取得了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二等奖,全国数学、化学竞赛二等奖。

  2005年中考时,陈浩辰以数学满分,全市第四十五名的成绩进入七台河市高级中学重点班。高一第一次月考就考到了全学年第一名。高中开始,陈浩辰有时一周,甚至十几天不去上学,有时,连上几天,但都是半天儿。

  父母、姥姥各有分工

  “我妈管数学,我管英语、语文,孩子爸爸管物理、化学。”董舒民说,不过,孩子生活、学习上的事情都由她一手安排。高中阶段,一般情况下,他是这样过的,上午到学校上半天课,中午回家午睡,然后出去打两个小时篮球,吃晚饭。晚饭后,看一些杂书。这之后,他才正经坐下来学习,学两个小时后就睡了。董舒民说,我保证他有充足的睡眠和运动时间,至于他学习多长时间,没有硬性规定,一般情况下,陈浩辰每天最多学习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老师总是希望孩子接受常规教育,但学校的题海战术让孩子感觉学习是负担,没有乐趣可言。”董舒民说。

  据董舒民介绍,高一下学期由于迷恋电脑游戏和NBA,陈浩辰有一次月考竟下滑到一百名以外,在他把心思转移到学习上来后,不久他的成绩又迅速回升了。上高中以来,更多都是他自主学习,有时家长也会给孩子一些建议和提醒,但并不过多干预他的学习。

  参加高考,先来一遍演习

  去年,陈浩辰的爸爸妈妈想让他体验一下高考的氛围,就给他报考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因为不打算上少年班,所以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考了570分,远低于中科大少年班的录取分数。高三上学期,陈浩辰参加了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初赛通过了,复赛获得三等奖。今年高考,陈浩辰考了634分,被录取到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超前学习其实不是跳过一些东西,而是把学校多余的、繁琐的东西过滤掉。在学校是老师嚼过的东西喂给你吃,而自学是自己嚼,更刻骨铭心。一名学生接受知识的80%就行了,其余会慢慢了解,而许多家长心中有个误区——学过的东西要100%掌握。其实这是不可能的,考试时只要会的不错就足够了。”这,就是陈浩辰父母育子的出发点。

  爱好“一箩筐”

  据董舒民介绍,从6岁起陈浩辰开始跟爸爸学习围棋,9岁起开始学二胡。对于培养孩子特长问题。妈妈董舒民和爸爸陈艺之有自己的看法,现在有很多孩子要么没有任何特长;要么学过太多的特长,却没有一样优秀。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没有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也没有在别的领域感受到成功,那么自信心的建立会很困难。一项特长,既能陶冶情操,又能结识不同领域的人。多一样本事,就多一些机会。董舒民说,学习特长,一个阶段不宜选择过多。也不要经常改变,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最后什么也没学成,这不但浪费了人力财力,也容易使孩子做事没毅力。学一项特长,只要不是孩子放弃,就要坚持学到尽可能高的水平。

  陈浩辰6岁开始学围棋,经过训练,加上经常到外地参加比赛,三年达到了业余四段的水平。2002年7月,陈浩辰在北京跟职业棋手学习了近半年,棋艺见长,2003年1月,在全国青少年棋院棋类比赛中,获围棋10岁组第二名。陈浩辰9岁开始学习二胡,虽然在北京学棋中断了几个月,但他凭着不服输的劲头,很快追了上去。2005年9月,他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全国民族乐器演奏艺术水平十级的测试。同年他获得了“蒲公英2005青少年优秀艺术新人选拔活动”少年组二胡专业金奖。今年,他凭借着二胡这项特长,成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艺术团的成员。

  陈艺之说,陈浩辰的课余活动极其丰富,能装“一箩筐”。静态活动有翻花绳、刻纸、拼装物品等;室内活动有室内足球、饭桌上打乒乓球等;室外活动有羽毛球、骑自行车、跳绳等。说到玩,就不得不提到电脑。陈浩辰对电脑情有独钟,软件安装、硬件组装……“该玩的时候玩,该学的时候学,对吧?”记者的这句总结的话,并没有获得陈浩辰的认同,“我不该玩儿的时候也玩儿!”

  最喜欢读书、旅游

  “陈浩辰的书都看杂啦!”说到陈浩辰读书的话题,董舒民笑了,“就连厨艺等方面的书他都读了”。董舒民说,书是陈浩辰真正意义上的朋友。陈浩辰读书的涉猎面很广,《童趣逻辑》、《人类第一个空间站的故事》……以及他姥姥姥爷的一些藏书都被他翻出来读一遍。“我们也给他一些积极的引导,鼓励他多读书读好书,并给他提供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在他内心受到困扰时,提供给他青春期及心理学方面的书。广泛的阅读,大大促进了他的学习。”陈艺之说。

  陈浩辰绝不是小书呆子。董舒民说,自从回家自学那一天开始,父母就注重让他和大自然在一起,不但经常去爬山、野炊,每年还至少出去旅游一次。这些年为了出门比赛或专门旅游,陈浩辰游历了北京、西安、上海等地,甚至国外也去了,增长了不少见识。

  “旅游是我们全家人最喜欢的一项活动。旅游的机会很多,围棋比赛、二胡比赛、出差……很多时候干脆就是专门出去旅游。”董舒民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增加阅历的最好办法。旅游花去了我们大部分收入,就连买断工龄的钱也用于旅游了,有时甚至借钱去旅游。”说到这儿,董舒民笑出了声。

  家庭是陈浩辰的学校

  陈浩辰的爸爸陈艺之,1991年毕业于大连陆军学院军事新闻专业,做事有板有眼,转业后从事新闻工作,做过十几年报纸和杂志的编辑、记者,后来和妻子董舒民一起从事教育研究、教育培训和教育咨询工作,并共同创办了新教育网站和文化课教辅中心。陈浩辰的母亲原是法院的书记员后来做过部队的会计,之后由于家庭的需要,便买断工龄协助丈夫操持事业、安排丈夫的饮食起居和工作计划、为家长解惑答疑,为社会播撒科学前卫的教育理念。陈浩辰的姥姥叫熊明哲,原是七台河市教育学院的数学老师,50年代毕业于东北师大,一辈子喜欢研究数学,做数学题是老人家的爱好。老人家是陈浩辰童年数学启蒙教育者,如今已经74岁了。

  在家长心目中,陈浩辰不是神童,相反,认为他的智力相比之下只在中上等。但家长发现,陈浩辰非智力因素很好——他想做的事就一定要达到。比如踢毽子,他一个人模仿几个人,进行超霸赛。

  董舒民说,孩子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主要是因为有个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他们在浩辰小的时候就十分注意培养他的自学能力和素质教育。上高中以前,他的学习计划由家长制定,升入高中后,更多是由他自主学习,“这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长期教育的结果”。

 
------------ 相 关 内 容----------
------------ 相 关 评 论----------
        该文章目前没有评论  
    查看评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黑龙江新教育网   客户服务热线:0451--89679659   QQ问答:200910955 黑ICP备06008913

如果您对我们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送至xjywang@163.com 或 hljcz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