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来的能力 饶淑园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来到世界上对自己人和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都要探索,玩就是一种探索。孩子正是通过玩来了解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感受自己的能力;通过玩来了解周围的人和事物,体验自己和别人、自己和各种事物的关系。孩子这种自发探索的兴趣应该加以保护和鼓励,并积极引导。然而,有些成年人却对孩子的玩存在偏见,认为孩子玩是浪费时间,是胡闹,从而加以生硬的阻挠和制止,他们认为读书、 认字、写字、画画才是正事,才值得孩子们去追求。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是应该纠正。 记得我在一次给学生讲课时,出了一道智力测验题,题目的大概意思是,屋顶端隔一定的距离系上两根绳子,给少量的工具如钳子、螺丝刀、凳子等,要求把两根绳子系起来(显然拿一根绳子走过去再拿另一根是行不通的)。有两个学生在一分钟内得出正确答案:绳子的一端系上钳子,然后摆动它,人走过去拿另一端的绳子,等钳子摆过来时抓住它,两根绳子系上即可。"你是怎能样想出来的?"两人均说:小时候就玩过这玩意儿,只是不系钳子系石头。我问其他尚未想出答案的学生,都说没玩过。 这就是玩出来的能力。两个学生小时候或许出于好奇,摆弄绳子和石块,这为他们以后学习物理学上的钟摆原理积累了感性认识,更为以后解决此原理的有关问题打下基础。所以,他们一旦碰上类似的问题,解决起来得心应手。 孩子玩的时候需要动手动脚动嘴,需要眼看耳听鼻嗅,碰到问题需要动脑筋想办法,集体玩的时候会发生纠纷,需要协商解决,这就发展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尤其是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人际协调能力。这乃是孩子上学和走上社会以后的可持续性发展不可或缺的能力。 当然,玩不是漫无目的的闲荡,那是无所事事。玩是一种认真、专注入迷的活动。我们常见几个孩子在沙堆里造桥挖河建房,一会儿大声争辩,一会儿细语协商,俨然是个建筑工程队,连母亲叫喊吃饭也无人搭理。他们可能是专注得听不见,也可能是不愿散伙。不管怎样,对孩子们来说,这种玩是有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