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移默化塑造超常少年 "全才"是如此诞生的
2008年09月28日 11:25 来源:生活报
9月21日,生活报报道了15岁少年陈浩辰12岁上高中、15岁上大学的经历,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许多读者来信希望家长介绍经验,请教如何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全才”。日前,记者就此请教陈浩辰妈妈董舒民。
早期教育
教孩子学说话,发音要准确,语言要规范,不能说方言土语,还有所谓的儿话,“饼干”就是“饼干”,“汽车”就是“汽车”,千万不要说“干干”、“车车”什么的。
孩子出生前,董舒民买了一本早期教育训练的书——《半小时妈妈》,孩子出生后,她就照着书上的指导去做——买来拨浪鼓训练听力;房间里挂满了七彩气球、充气玩具、彩纸促进视神经发育;说话、唱儿歌、讲故事、放美妙的乐曲——使陈浩辰的大脑接受多方面的刺激。董舒民说,教学说话,发音要准确,语言要规范,不能说方言土语,还有所谓的儿话,“饼干”就是“饼干”,“汽车”就是“汽车”,千万不要说什么“干干”、“车车”的。
董舒民介绍,陈浩辰三周岁时上了幼儿园。简单的识字、数学启蒙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孩子四岁时,他们偶然发现同事家的5岁孩子认识很多字,能读报纸。从此,“我们开始了初级扫盲行动”。先从日常用品开始,水果、蔬菜、家具、用具——相继做了很多小卡片,通过游戏,比如开商店、购物,识字算术一起练,在玩中学,这样快快乐乐学了几个月,认识了千八百个字,可以读一些低幼读物了。“我们给孩子买了两大盒中国地图、世界地图的拼图,孩子一从幼儿园回到家就和妈妈、姥姥摆拼图;家里的墙上还张贴着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我们经常陪孩子在地图上寻找国家、城市、山川、河流……”
小学
利用零碎时间学习,比如上学放学的路上,散步时,可以背古诗,做速算口算题,考单词,成语接龙,口头作文等。董舒民说:“我们的家长常常忽视与孩子相处的零碎时间,上学放学的路上看到更多的是急匆匆的家长背着炸药包似的大书包,孩子急急忙忙地紧随着,伴随一路的是那些训斥说教,还有好不到哪去的沉默。每一段路都有美景,每一程路都可以留下成长的足迹。早晨提前5分钟出发,回家的路不妨放慢脚步,父母缺少的不是陪伴孩子的时间,缺少的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心情。”
董舒民的体会是,小学中低年级的孩子重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做作业,不拖拉,快速准确;尽量不用橡皮、涂改带、演草纸,这些工具反倒降低了准确率;一定要阅读课外读物,文史、科普、百科……大量阅读,是知识的底子,也是思想的底子。学习的方式有很多,不是只有坐在桌子前才可以学习;学习的内容丰富多彩,不是只有课本上的内容才叫知识。
语文:大量背诵——优美的现代文和经典的古诗文,每周一篇古文(不要求逐字逐句解释,只要懂大意即可)、一篇现代文,再加上每周三四首古诗,充分抓住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多记一些知识,广泛阅读。
数学:小学阶段主要训练心算、口算和解应用题的能力。由家长布置任务,陈浩辰主要以自学为主,自己看书,自己做课后题,自己对答案。发现问题再进一步讲解,不过,他更愿意独自研习。
英语:从一套配有磁带的《新世纪儿童英语》开始,先由妈妈每天陪着学习四五十分钟,不外乎模仿语音、语调,背单词、背句型。“粗略学完这套书后,下学期,我们就让他自学《新概念英语》(一),每周四课,上午三十分钟,下午三十分钟,仍然是模仿语音、语调,背单词、背句型。”
融合
孩子喜欢的歌我们也听,孩子喜欢的杂志我们也常常看,学些新知识,更新旧观念;我们每周还专门和孩子出外就餐一两次,听他说学校里的事情,他的快乐烦恼都可以讲。少一些批评指责,多一些引导建议,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多一些对孩子的尊重,矛盾烦恼就会减少很多。
董舒民说,现在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着误区——盲从,总以为大家都在做的事就一定是对的,总以为自己给孩子安排的人生是最好的,“其实不尽然”。
她说,孩子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强,家庭教育尤为重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孩子的自主意识增强,父母重在引导和建议,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心理比较严重,家长一定要争取做孩子的朋友。陈浩辰刚上高中时,迷恋上了电脑游戏,电脑好像玩多长时间都不够,和他签订了玩游戏时间的协议,他也不执行,母子之间关系很僵。有一次,他在激动中,一脚把电脑桌的支架踢弯了。“当时,我们两个只是平静地看着他,让孩子自己慢慢冷静。后来,我们想还是要多理解多宽容孩子。孩子喜欢的歌我们也听,孩子喜欢的杂志我们也常常看,学些新知识,更新旧观念;我们每周还专门和孩子出外就餐一两次,听他说学校里的事情,他的快乐烦恼都可以讲。少一些批评指责,多一些引导建议,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多一些对孩子的尊重,矛盾烦恼就会减少很多。”
董舒民说,其实,每个智力正常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都可以很轻松地提前完成学业。
“教育最大的失败是孩子的学习兴趣被扼杀,孩子没有学会学习,没有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学习的根本失败,就是一个人在一生中从来就没有形成自学能力。”董舒民说,“我们做父母的要站得远些、高些,不必过于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要关注孩子的一生,某次考试、某个阶段的成败不能决定孩子的一生。”
|